著眼未來,停止過度使用和誤用抗菌藥物
為積極響應國家已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關于組織開展“2019年提高抗薗藥物認識周”活動的通知,(每年11月的第3周),提高全社會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意識和水平,我院以“著眼未來,停止過度使用和誤用抗菌藥物”為主題,積極開展2019年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宣傳活動。
一、什么是抗菌藥物
抗菌藥物是用來治療細菌真菌感染的一類藥物,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,包括各種抗菌素,也包括磺胺類、咪唑類、硝基咪唑類、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物。大家熟知的頭孢、環丙沙星、紅霉素等都屬抗菌藥。
二.濫用抗菌藥物的危害
1.細菌耐藥:病原微生物為躲避藥物,在不斷地變異,耐藥菌株也隨之產生。
2.“炸”毀腸道,摧毀免疫:引起腸道菌群的失調,出現腹瀉、真菌感染,引發二重感染。
3.損害人體器官:肝臟功能的損害;氨基糖苷類對耳聾和腎損害;喹諾酮類對兒童軟骨有損害;氯霉素易發骨髓抑制和兒童灰色綜合征等。
4.浪費醫藥資源。
三、拒絕濫用抗菌藥物---應做到“三不”
不自行購買 抗菌藥物是處方藥,需要在藥師指導下購買。
不主動要求 有90%的感冒都不是細菌感染,不必主動向醫師要求開抗菌藥物。
不隨便停藥 抗菌藥物治療有一定療程,一旦要用抗菌藥物來治療,就要按時服藥直到吃完。
四.抗菌藥物使用9大誤區
誤區1:抗菌藥物=消炎藥
抗菌藥物僅適用于細菌引起的炎癥,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癥無效,如局部軟組織淤血、紅腫、疼痛、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,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癥等。
誤區2:抗菌藥物可預防感染
抗菌藥物是殺滅微生物的,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,相反,長期使用抗菌藥物會引起細菌耐藥。
誤區3:廣譜抗菌藥物優于窄譜抗菌藥物
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時可使用廣譜抗菌藥物,如果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菌藥物。
誤區4:新的抗菌藥物比老的好,貴的抗菌藥物比便宜的好
每種抗菌藥物優勢劣勢各不相同,要因病、因人選擇。
誤區5:使用抗菌藥物的種類越多,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
聯合用藥反而降低療效,容易產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發生耐藥性。能用一種抗菌藥物解決的問題絕不應使用兩種。
誤區6:發燒就用抗菌藥物
抗菌藥物僅適用于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癥發熱,對病毒性感冒、麻疹、腮腺炎、傷風、流感等無效。咽喉炎、上呼吸道感染者多為病毒引起,抗菌藥物無效。
誤區7:頻繁更換抗菌藥物
頻繁更換藥物,傷身且容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。
誤區8:一旦有效就停藥
如果有了一點效果就停藥,病情可能反復,再次用藥也會使細菌對這種藥物產生抗藥性。
誤區9:大人小孩兒藥量一樣
用藥過量或不當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。
五、我們應該怎么做
1、咨詢醫務人員,合理使用抗菌藥物;
2、愛衛生,經常洗手,避免感染細菌;
3、多運動,強生健體,增強抵抗力。
六、如何正確使用抗菌藥物
1、選對藥,靠診斷;
2、服用抗菌藥物前,請務必咨詢醫務人員;
3、足量足療程使用,避免細菌耐藥。
